251项任务实施率达98% 北京“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最新信息

251项任务实施率达98% 北京“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3-09-27 22:32:00
日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近三年北京始终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时刻紧抓“两区”政策叠加机遇,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首年跑出“加速度”,国务院批复方案中的任务落地实施达80%;次年增强“显示度”,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评估中名列参评省市首位。三年来,国务院批复“两区”建设251项任务实施率已达98%,促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和北京自贸试验区条例相继出台,10余个专项改革方案近500条措施陆续推出,向全国推广创新经验案例40项,落地全国突破性政策近50项。
  紧抓人才要素
  重点园区(组团)是“两区”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两区”成效的重要窗口。北京市在全市各区推出了20个“两区”重点园区(组团),打造了自贸组团、综保区、特色园区于一体的园区(组团)建设体系。其中,海淀组团聚焦科技创新片区“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出台创新鼓励政策,搭建创新促进平台,营造创新激励生态,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创新能级不断提升。
  百放英库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一家全球原创新药孵化平台,也是入驻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贝伦产业园的第一家企业,2021年5月实验大楼正式启用。
官方  百放英库联合创始人兼CEO单倍博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要想把最好的学术资源作为原创新药的源头,这就需要通过一个机制源源不断地把学术方面的科学发现转化成产品。百放主要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孵化三件事。在源头创新成果转化这个过程里,海淀区的大学、科研院所及三甲医院多,能同时满足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北区的产业园空间大,“两区”的制度创新空间大,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孵化平台受益于加快成果转化的周期及人才、国际合作等政策支持,已经有10家原创企业进驻并快速发展,并且项目转化也取得巨大成绩。
  北京市紧抓人才这个最活跃要素,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面向全球引才聘才,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出台北京市外籍“高精尖”人才认定标准和外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北京动态升级境外职业资格认可、人力资源开发“两个目录”,将认可的境外职业资格增加到122项,并选取7项“高含金量”急需紧缺目录,使符合条件的人员直接获得相应专业职称,小米科技、北京奔驰等用人单位已通过目录政策引进和评价190余名专业人才,140余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对应副高级职称;优化外籍人才服务,实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将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优化国际学校布局,持续增强国际化服务能力。
  拉卡拉集团党委书记唐凌表示,“两区”建设为企业提供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支持,促进人才、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的集聚和互联互通。在海淀两区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拉卡拉在人才引进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两区政策为企业高端人才引进及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和便利条件,为拉卡拉的科技人才引进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公司将继续充分利用两区政策的优势,加大人才引进和科技研发投入,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行业领先地位作出更大贡献。
  提供一站式即时性服务
  聚焦重点产业和特色领域,北京“两区”以线带面促进“面”上提升。在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人遗专员”等试点,在30家医疗机构开展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总床位4800张,推进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建设,为医药创新和前沿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政策支撑。在一南一北生物医药聚集区设立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为企业从研发、临床、注册到生产、流通提供一站式咨询即时性服务。近三年,北京共有13个创新药、59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占到全国近30%。
  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样本库是北京市科委立项支持建立的第三方生物样本库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定位于“第三方”临床样本保藏技术服务,为希望利用生物样本开展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研究的机构以及专家学者们提供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及其关联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目前,研究院已与多家在京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北京重大疾病临床样本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推动首都地区重大疾病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官图  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坤表示,研究院作为第三方生物样本库平台,与人类遗传资源密不可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法合规、质量第一”原则,严格遵循人遗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开展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等技术服务工作。研究院于2020年8月也成功获得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在生命园率先开展“人遗专员”试点工作,定期面向“人遗专员”进行法规宣贯与培训,热线答疑活动极大地加强了“人遗专员”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和对项目申报流程的深入了解,对公司人遗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23年7月1日,《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施行。据周坤介绍,《细则》发布后,管委会立即组织相关培训活动,邀请政府有关领导和人遗专家在园区对《细则》进行讲解,让企业的“人遗专员”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人遗法律法规最新动态和要求。“《细则》刚发布时,我们其实对部分条款还是有一些疑惑,项目申报也存在一定困难,园区成立‘人遗专员’务窗口,让我们企业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或者去窗口现场接受一对一的专家咨询,在项目申报、材料审核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大大地提高了企业项目申报的效率。”
  树立全国创新标杆
  生命科学园及周边10.26平方公里于2020年9月纳入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与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了三大国家级功能区的叠加。立足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的功能定位,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未来科学城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形成了一批“首创案例”。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泰生物”)是最早入驻园区的一批企业。据万泰生物董秘余涛介绍,对创新的重视是当时吸引公司入驻的重要原因。2023年4月,“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在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揭牌。余涛表示,在园区里建服务站,极大方便了园区企业,节约了沟通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包括对万泰生物而言,从生产,临床整个产业链的加速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官图  如今,万泰生物已拿下多项科研成果。其自主研发的首个国产二价HPV疫苗于2020年获批上市,公司的九价HPV疫苗III期临床正按方案进行访视并进入关键阶段。“两区”建设帮助企业发展按下“快车键”。
  据介绍,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培育重点创新平台:新生巢、飞镖一期、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已入驻多个优质项目。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智能脑机系统增强计划4月12日在生命园启动。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依托清华工研院科研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专业运营团队作用,全速推进在CGT等前沿领域创新研发成果孵化落地。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51项任务实施率达98% 北京“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